木炭厂家
免费服务热线

Free service

hotline

010-00000000
木炭厂家
热门搜索:
技术资讯
当前位置:首页 > 技术资讯

【新闻】推动奶牛养殖方式变革加快产业升级步伐草原杜鹃

发布时间:2020-10-18 20:21:43 阅读: 来源:木炭厂家

推动奶牛养殖方式变革加快产业升级步伐

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,黑龙江省林甸县奶牛养殖作为附属产业,多为小户散养状态;而随着时代的发展,当地专业大户、家庭牧场不断涌现,奶牛产业地位发生变化,由附属产业转为支柱产业;到了2010年,奶牛产业已升级为当地的主导产业。

奶牛产业正处在转型期的重要发展阶段,由传统的、粗放的养殖向现代的、规模化养殖发展转型;由低投入、低水平、低效益向高投入、高产出、高效益转变。在此节点上,既要看到难得的发展机遇、又要做好面临严峻考验的准备。笔者就如何推进奶牛养殖方式变革,加快基地转型和产业优化升级步伐,实现新常态下奶牛产业的持续稳健发展有几点看法:

一、充分认识深化奶牛养殖方式变革和加快产业转型的重要意义。

1.国家大势所趋。传统落后的养殖方式仅维系在低投入、低水平的阶段,很难抵御市场波动带来的风险,不适应现代规模养殖的客观发展要求。因此,推进奶牛养殖转型升级是促进乳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之路,不推进转型没有退路可走,不加快产业升级更无选择可言。当前,全国奶牛养殖地区基本实现了规模养殖。黑龙江省是散养奶牛的集中之地,为全面提升奶牛养殖规模化、集约化水平,该省大庆市政府提出奶牛养殖“三进三退”发展战略,明确要求到“十二五”期末,全市奶牛养殖逐渐结束散养历史,逐步进入标准化规模养殖时代。

2.科技发展之需。提高奶牛养殖效益必须以标准化饲养为前提。绝大多数散养户抱着舍不得投入,不愿增加成本的态度养牛,加之,缺乏应用先进科学饲养管理技术,年效益仅维持在每头牛3000元~4000元左右。而规模发展集约经营,便于推广使用先进科技和管理手段,实行系列化配套服务,做到高投入、高产出、获得高效益,每头牛年效益在1万元左右,是散养户效益的两倍多。

3.乳品质量安全之要。散养户饲喂标准低、管理水平差、疫病防控难,不可避免的出现原料奶质量安全问题,进而给奶户造成损失。建设适度规模的养殖场,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,强化疫病防控设施,能够从源头上控制产品质量安全。

4.新农村建设之必然。散户散养奶牛的村、屯,人畜混居、饲草乱堆滥放,粪尿随堆乱排,脏、乱、差现象严重,而且人畜共患病难控,与国家建设美丽乡村的要求极不适应。只有通过建设规模牧场,改变人畜混居现状,实现合理布局,彻底解决奶牛散养造成的环境污染,才能真正实现环境保护,促进新农村建设。

二、探索创新奶牛规模发展模式,加快战略转型升级步伐。

规模发展最终是使散户散养逐步退出养殖领域,当下要加快奶牛转型升级发展,要解决客观现实问题,就是既要考虑新建规模牧场(小区)的牛从哪来?又要解决好散户散养的牛到哪去的问题?若单就规模化谈规模化、抓规模化,不着眼散户牛的出路和去向,奶牛产业不但不会有大的发展,而且会出现大的波动和滑坡。因此,要给散养户找到新的养殖模式和转型出路,促使产业转型和规模发展统筹谋划,协调推进,同步发展。

1.辟建标准化规模场模式。采取鼓励奶站投资建、大户集资建及吸纳工商资本建等多元投资方式,广泛筹措各方面资金,推进规模牧场建设。同时,采取国家、省、市扶持规模牧场建设政策,加大项目申报力度,争取上级项目扶持。

2.散户托牛入场模式,包括全托养和半托养的方式寄养奶牛。全托养牛管理由牧场全权负责,每年支付给散养户一定托养费,饲养管理、养殖风险全部由牧场承担。半托养由牧场和散户共同管理,散养户参与饲喂、榨乳、管理全过程,费用按成本或微利运营计算,由散养户承担,奶价实行牧场价格。牧场主挣得每吨奶的管理费。

3.牵牛入股合作养牛模式。散养户投奶牛作价入股,以股份的形式与牧场主建立合作养牛关系,实行风险共担,利益共享。

三、加快规模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应采取的扶持政策和措施。

1.加大对规模牧场建设政策扶持力度。各地对每个新建一定规模以上标准化牧场,要给予政策扶持。比如,林甸县规定对新建300头以上规模牧场的,在享受市建牛舍每平方米补贴100元政策的基础上,给予1∶1资金匹配,并在水、电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给予资金补贴;对于规模牧场用地,由乡村负责无偿(或低偿)提供;对于榨乳机、制冷罐、TMR饲料机等配套机械及贷款利息和购牛补贴,协调乳品企业(公司)给予必要的扶持,激发了各方对投资建设牧场的积极性。

2.鼓励支持已建的规模场尽早达产运营。近年来,已建成的规模牧场,具备了相应的基础设施条件,但因资金不足、牛价上涨、牛源紧张,仍尚未达到满栏运行或处于不饱和养殖状态。对这样的牛场,应在购牛资金、牛源调剂等方面给予有力支持,促其尽快达标、达产、达效。也可以借此时机,将散户的奶牛采取适当的方式吸纳进入牛场饲养,实现有效的转型转化。

3.强化对牧场建设监督和管理。强化用地管理,严格控制用地标准,防止以建牧场的名义,圈地占地,改变用途现象发生。对圈地不建牧场的,土地应予以收回,并视情节追究相应人员责任。强化资金管理,加强政府补贴资金和企业扶持资金的管理,对扶持后不用于规模牧场建设的,应予以收回,必要时加收罚金。

4.积极发展为规模场配套服务合作社组织。目前,无论是千头以上的大中型牧场还是几百头左右小型牧场,其饲料种植、加工、配送等配套服务实施一应俱全。随着形势发展,养殖规模化和社会组织化程度的提升,创新服务模式将成为历史的必然,走分工分业的发展路子也势在必行。也就是奶牛规模牧场再不是小而全经营方式,牧场养牛专门养牛,不必在种植饲料、搞饲料加工和配送,这些配套服务完全由社会化服务的饲草饲料种植合作社、青贮公司、饲料加工配送的组织承担(包括粪污处理)。因此,要探索鼓励社会化服务组织参与畜牧养殖中来,扶持新型的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。

盐城妇科的医院网上预约

大连治早泄的专科医院哪家好

无痛人流的医院排名

治疗口腔